人类首张近距离月背照片
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背,发回了人类首张近距离月背照片。
在阿波罗登月之后的数十年时间内,美、日、欧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想把设备投放到月背,最终未能实现。
为何中国做到了他们无法完成的事情?
年,美国总统卡特的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之际,向中国赠送一件弥足珍贵的礼物---1克重月壤,只有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这个时候,美国人已经完成了人类首次登月10年,而中国离月球还很远很远。
也是这一年,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从1克的月球岩石样品上切割下0.5克,开始了他对月球的研究并直接推动中国“嫦娥工程”的前进。
“月兔二号”巡视器
年,嫦娥工程正式开展,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年“嫦娥三号”发射月兔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中国此时还是在循迹美俄等国家探月的步伐在前行。
然而,在“嫦娥四号”不走寻常路,选择了月球背面登陆,这是人类目前尚未涉足的位置,此前的数十年,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都想将自己的低频射电设备投放到月背,甚至制定出了详尽的计划,但最终未能实现。
为何美日欧都没有实现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
月球,地球的卫星,因为潮汐锁定的缘故,月球总是在其横轴上旋转,其始终以同一月面朝向地球。月球直径公里的巨大球体阻断了月背同地球的任何通讯。同时,因为地球和月球的引力方向相同,在月背的物体遭受的引力同月球正面完全不一样------这些都给登陆月背带来巨大的困难。
“嫦娥四号”着陆器
此前,多个国家发射数十次的月球探测器,在绕月飞行时,它们同地球是完全隔绝的。当年,阿波罗11号宇航员绕月球轨道飞行时,他们在月背区域时也在这样完全与地球隔绝。在月背,这些国家都没有找到经济、可行的方案,以至于数十年来,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嫦娥四号本来是三号的备用星,然而中国科学家的努力,让其称为耀眼的“明星”!“嫦娥四号”由着陆器、“月兔二号”巡视器以及中继卫星“鹊桥”组成,“鹊桥”于年5月发射进入轨道,成功解决了月背探测器同地球的通讯问题。另外,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之下,也解决了登陆月背的引力、控制以及地形勘测等等技术问题。
美国人在50年前都登月了,这次登陆月球背面还有意义吗?
年7月21日,阿波罗11号载实现人类首次登陆月球,此后阿波罗12、14、15、16和17号连续实现载人登月,这是人类伟大的成就。但是从技术层面,阿波罗11号登月的难点更大的是火箭技术和冒险精神,他们并不拥有在背面着陆的技术。
阿波罗11号
即使从年之后的50年时间,都没有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也能说明问题,这并不是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抛开技术上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过程是不断增长的,探测月球不再仅仅是观测月球同地球相关的信息以及开采月球上对于人类极为宝贵的稀缺矿物质。以月球为中继站点,展开对宇宙的探索称为科学家们新的目标。以目前人类可及的太空空间,月背被认为是唯一满足所有条件、技术实现最可能的最佳地点。
当前人类探索外太空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是探测来自宇宙的电磁波,由于地球空间有着比较浓密的电离层,来自地球以外低于10兆赫兹的电磁波,无法透过地球电离层到达地面。目前地球上射电天文观测均为高波和中波进行,低频射电探测是一片空白。科学家们认为月背是低频射电探测最佳选择。而“嫦娥四号”携带的低频射电探测装备成为人类最先部署在月背的这类装备。
可以说,不是美日欧他们不想在月背投放他们的低频射电探测设备,他们是非常想投放,而是他们目前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