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兔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间故事老汉帮工一年,仅得木棍一根,木棍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s://m.39.net/pf/a_t9vczau.html

老汉刘福宽,明朝年间济南府历城县人氏,年四十有余,因为他常年劳苦,显得苍老,人们都戏称他为刘老汉。

刘老汉为人善良,孝顺父母,为了照顾多病的父母和安葬父母,他因此家境贫寒,错过了婚配的年龄,所以尚未娶妻,一个人生活,常年给镇上的赵员外帮工。

他平时主要的工作是赶着赵员外家的一头毛驴,帮着运货拉货,他常被人笑话说,他这一辈子会孤独终老,无人送终。

赵员外夫妇为人刻薄,再加上有个儿子在外做县令,所以他们更加飞扬跋扈,可以说他们在镇上可以横着走,没人敢惹敢碰,就连县令也经常来拜访他们。

虽然赵员外家不缺钱,但是他们视财如命,常欺负家里的丫鬟仆人还有帮工,当然这其中就包括刘老汉。

那天是刘老汉在赵员外家干满一年的日子,他被赵员外安排去隔壁镇上送货,刘老汉起了个大早,喂饱了毛驴,将货物搬到驴身上,牵着毛驴去了隔壁镇上。

临行前,他特地和赵员外说,把他的工钱算好,他送完货回来的时候,好付工钱,他好拿去还清平时赊欠的酒钱,饭钱,生活用品的钱,赵员外满口答应。

一切顺利,返程时虽然毛驴是闲着的,但刘老汉舍不得骑,他和毛驴相处多年,有了感情,他平时很心疼毛驴,很少骑它,不仅如此还好吃好喝伺候毛驴。

行至途中,忽然有个书生模样的人骑着马从旁边经过,书生停下马后,问刘老汉往历城县怎么走?还有多远?

刘老汉所在的镇离县城不远,他就指了路,书生谢过之后策马扬鞭走了,刘老汉继续赶路,不多时,穿过一片小树林时,忽然听见前面有呼救的声音。

这条路他常走,没听说过有劫匪,所以他赶紧牵着毛驴往前走,想去救人,可是他见到眼前的一幕,吓得瑟瑟发抖,不过他故意尖叫一声“妈呀”,然后掉头骑上毛驴就跑。

难道刘老汉是贪生怕死,见死不救的人吗?非也,因为他看见有两个蒙面壮汉,正用刀抵着书生的胸口问话,他尖叫一声一则是确实害怕,二则是他想吓唬两个歹人。

没成想,其中一个蒙面大汉听到了刘老汉的尖叫,提着刀飞奔过来追着刘老汉,他是一个手无寸铁的老汉,能不跑吗?

那蒙面大汉似乎是个武林高手,很快追上了毛驴,拿起刀就砍向刘老汉,和刘老汉相处多年的毛驴,似乎有了灵性,竟然用后脚踢向蒙面大汉。

不过蒙面大汉闪开了,可是此时的刘老汉,因为毛驴踢人,身体发生了倾斜,毫无防备的他从毛驴身上掉了下来,滚进了山沟。

他只受到一些皮外伤,赶紧找地方躲藏了起来,蒙面大汉因为还有要事在身,找了一会没找到,就回去了,刘老汉心想那个书生恐怕没命了,只怪自己不会武功。

他害怕蒙面大汉杀人灭口,在山沟里躲了很久,才爬了上来,发现那条路上有人从对面走了过来,他知道这条路应该安全了。

可是此时不见毛驴的踪迹,寻找多时,也没发现,刘老汉暗暗叫苦,因为毛驴他赔不起,可是再不回去,天黑了说不定有危险。

于是他只好往回赶,希望赵员外能听自己的解释,免了他丢驴的责任,当他路过书生被蒙面大汉拦住的地方时,发现一切正常,除了地上有些土被铲走以外。

刘老汉忐忑不安往回走,他本想去县衙报案说有个书生遇到了两个蒙面大汉,可是他一点证据都没有,县衙的人也不会听他的,搞不好还会挨板子。

他只能暗暗祈祷书生没事,然后想着回到赵府后,如何跟赵员外交代毛驴丢失的事,虽然事出有因,但是毛驴确实被他弄丢,不好抵赖,他只好硬着头皮的回到赵府。

他见到赵员外后,赶紧解释路上发生的事情,可是赵员外哪肯听他的解释?还说毛驴可能被刘老汉私下卖掉了,刘老汉有口难辨,只好说先把工钱结了,他去找毛驴。

可是赵员外那肯给他这个机会?他没有吭声,而是四平八稳地拨弄着算盘,刘老汉以为赵员外要给他工钱。

赵员外拨弄完算盘,忽然说道:“一头毛驴,十两银子,我们当时说好一年给你二两银子的工钱,这么说,你还差我八两,也就是说你还要给我干四年才行。”

刘老汉一听叫苦不迭,苦苦哀求,如果这样,自己可怎么活?

可是赵员外说:“你怎么不能活?你有地方住,每天在我家吃两顿饭,你还会饿死?走走走,免得我看到你就烦。”

刘老汉知道赵员外惹不起,准备出去找驴,如果找到了毛驴,就万事大吉了,还有二两银子的工钱可拿。

当然他也知道赵员外还有别的幺蛾子,会扣除大部分,但多少会剩一些,可以保证自己可以喝上一些便宜到有些苦的酒。

忽然,门外传来了毛驴的叫声,刘老汉大喜,冲了出去,果然就是赵员外家的毛驴,他喜出望外,抱着毛驴眼泪直流。

他对毛驴说道:“毛驴啊,毛驴啊,你虽然救了我,可你也老值钱了啊,你要丢了,我可怎么活?”

刘老汉牵毛驴进来,交给赵员外说:“老爷,毛驴自己回来了,那我的工钱呢?”

话音刚落,赵员外怒道:“好你个刘老汉,好歹不分啊,你刚才也说了,毛驴是自己回来的吧?它已经被你丢了,它认我这个主人才回来的,和你有什么关系?”

刘老汉知道和赵员外讲理没用,只好拉着赵员外的衣袖苦苦哀求,眼泪直流。

可是赵员外推开他说:“你莫要和我纠缠,我忙了一天,还没吃饭呢,既然毛驴已经回来了,我也不问你要那八两银子了。

不过毛驴是自己跑回的,它肯定受到了惊吓,就拿你的工钱来赔偿,我们两清了,你接下来愿意在我家干,你就来,不想干,你就给我滚。”

刘老汉见自己辛苦干了一年,就这么没了,怎么能不难过,不生气呢?他继续追着赵员外不放,可是赵员外来到门前,见地上有根木棍,抄起来就要打刘老汉。

刘老汉一把握住木棍,继续哀求,忽然赵员外松开木棍,对身边看热闹的丫鬟仆人说道:“好你个刘老汉,竟然要用木棍打我,你们可要给我作证。

县太爷都敬我三分,前几天还来我府上喝茶,你敢动我一根汗毛试试?

我保证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你们还愣着干嘛?赶紧将刘老汉给我轰出去,木棍嘛,他拿过了,我嫌脏,就送给他当工钱吧。”

可怜的刘老汉,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拿着一根木棍回家了,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刚好他回来时从山坡滚下去时,虽然没有大碍,腿还有些痛,将木棍当做拐杖,拄着回家了。

回到家中,他越想越难过,越想越生气,想到自己孤苦伶仃一个人,将来可怎么办?忍不住痛哭一场,然后拿出他赊的最劣质的,喝起来有些苦的酒,喝了几口。

他想到自己连个说话诉苦的人都没有,就把木棍放在桌上,对着它说道:“木棍啊,木棍,你说我苦不苦?干了一年,就拿到你回家了,要不你陪我喝一口?”

说完他拿着酒壶滴了几滴在木棍上,他自己又喝了两口,准备睡觉,明天继续去给赵员外帮工,因为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

忽然有个声音说道:“刘老汉,刘老汉,你能听到我的声音吗?我有冤屈,求你帮我,必有厚报。”

刘老汉吓了一跳,揉了揉眼睛,摸了摸耳朵,以为自己喝多了,可是他才喝了几口呢,他赶紧在屋里屋外张望,没发现有人,此时声音又出现了,这次他听得真真切切,声音是从木棍发出来了。

吓得他拿起木棍就要扔掉,如果不行就烧掉,可是木棍又说道:“刘老汉,看来你能听到我的声音,我知道你善良正直,一定会帮我洗刷冤屈,更何况我们都和赵员外有仇。”

刘老汉一听和赵员外有关,而且还和赵员外有仇,顿时来了精神,赶忙问木棍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冤屈?

原来木棍中附着一个人的魂魄,那人名唤冯得彰,千里之外的庐州府巢县人氏,妻子张氏,膝下有个儿子,一家三口比较富足。

三年前,冯得彰来济南府做生意的时,因为遇到连阴雨,路上有所耽搁,途径这个镇时,天已经黑了,去了几个客栈,都客满,没有空余房间。

他打听一下,有人说镇上的赵员外很有钱,生意做得广,他就想着去拜访赵员外,说不定能谈些生意,顺便借宿一宿。

他来到赵府的门前,敲门之后,仆人通传,赵员外已经睡下了,可是听仆人说,外面想借宿的人仪表堂堂,是个有钱的人,还牵着一匹骏马,他就起床让仆人将来人带到大厅。

赵员外见到冯得彰之后,觉得他谈吐不俗,见多识广,尤其是他看到冯得彰怀里紧紧抱着的包袱,似乎很沉,很重要,心生毒计。

他见冯得彰淋了雨,赶紧让他去洗澡,趁机安排仆人将冯得彰的包袱拿了过来,翻开一看,目瞪口呆,金银珠宝,价值几千两。

等冯得彰洗漱完毕,赵员外好酒好菜热情款待冯得彰,高谈阔论一番,可是他暗中给冯得彰下了蒙汗药,然后杀了他,在自家地窖中挖了个深坑,将冯得彰埋了。

为了堵住仆人的嘴,第二天赵员外让仆人穿着冯得彰的衣服,戴了顶帽子,骑着马走了,实则是拿了十两银子,让仆人将马带去隔壁县卖掉,所得银两归仆人所有,若将来有人问起,就说他骑马走了。

冯得彰含恨而死后,他求地府官差让他留在赵府活动,希望能够报仇雪恨,可是他无法报仇。

傍晚时分,他见刘老汉被赵员外欺负,最后只得到一个木棍,冯得彰的魂魄就附在木棍上面,希望善良正直,同样被欺负的刘老汉为自己申冤。

刘老汉听完之后,气得牙痒,既然赵员外谋财害命,如果他被揭发,挖到地窖中的骸骨,罪证确凿,赵员外不只是身败名裂,而且还有杀头的大罪。

可是刘老汉又犯难了,因为他知道赵员外财大气粗,何况他的儿子还在别的地方当县令,想扳倒他谈何容易,前几天熊县令还带些礼物来看望过赵员外呢。

于是他说:“冯官人,我很同情你,可是你已经死了一年多,还是投胎去吧,我是一个帮工的老汉,如何能斗得过赵员外呢?

如果没有万全之策,我可能没有办法帮你啊,我不贪图你所谓的厚报,你不用和我说了,我有命钱拿,没命花啊。”

可是冯得彰又说道:“刘大哥,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我死事小,可是苦了我的娘子和我的儿子啊,他们见我迟迟没有回去,就结伴出来找我。

谁知道途中遇到泥石流,我儿子为了救我娘子而死,因为我在地府见过我儿子,所以我知道,可是我现在不知道我娘子身在何处,她一个妇道人家,可怎么活下去啊?

你说这个赵员外是不是害我不浅?让我一家三口死了两个,还有个女人在四处飘荡,如果我的冤屈再不能得到洗刷,可能我娘子也会死于非命啊,得彰求您了,刘大哥!”

刘老汉闻听此言,怒火中烧,大骂赵员外,冯得彰赶忙让他小声点,小心隔墙有耳。

刘老汉小声地说:“冯老弟,既然你叫我一声刘大哥,赵员外害你这么深,你放心,就算我豁出这条老命来,也会帮你讨回公道。

可是县衙的熊县令和赵员外关系非同一般,我如何给你伸冤呢?我的老命搭进去了不要紧,可是你的冤屈该怎么办呢?对了,你说你的娘子来找你,他姓甚名谁?”

冯得彰说道:“你弟妹姓张,名翠莲,你问这个做什么呢?莫非你见过她?”

刘老汉听冯得彰说完,压低嗓音,惊呼道:“我真的遇到过你娘子了,我不仅遇到过她,我还将她安排在我表姐家住着,我表姐儿子儿媳在县城讨生活。

平时就表姐一个人在家,你娘子梳洗打扮后,看言谈举止像个有钱人家的夫人,她去了刚好和她做个伴,做些针线活,一看就知道她精于女工。

事情是这样的,上个月我去隔壁镇送货,遇到了一个女乞丐,被人欺负,我看着挺可怜的,就把自己的干粮和水给她了。

可是她不仅是饿得那么简单,似乎还感染了风寒,挺严重的,我就带她去看了大夫,她说要跟我回去,可是我一个光棍汉,收留一个女子算怎么回事?

我就把她送到我表姐家中,问她家住在哪里,姓甚名谁?她对我和我表姐千恩万谢后,只说了她家住庐州府巢县,姓张名翠莲。

不过我问她来济南府做什么?她没有回答,只说来投奔亲戚的,结果亲戚搬走了,她无处容身,盘缠用完,靠乞讨为生。”

冯得彰听刘老汉这么一说,痛哭了起来,感谢刘老汉帮助了他的娘子。

他还说道:“刘大哥,您对我的大恩大德,小弟没齿难忘,我的娘子贤良淑德,也很聪明,想必他是担心我被害了,不敢声张,怕引来杀身之祸。

还请你让我和她一见,她是被害人的苦主,也可以帮你一起替我伸冤啊。不过我不能见太阳光,如果带我出门,一定记得将我包起来啊。”

一人一棍,聊了许久,困了之后,稍事休息,天微亮,刘老汉赶紧起床,拿旧衣服包住木棍去了表姐家,见到了张氏后,告诉了她实情,张氏抱着木棍放声痛哭。

可是商量如何替冯得彰伸冤时,问题来了,他们怕斗不过赵员外,反而会因此遭受不白之冤。

不过冯得彰说:“你们不要害怕,如今历城县的县令,已经换了新上任的曹县令,他为人刚正不阿,定会为我主持公道,不仅如此,他和赵员外也有深仇大恨。”

冯得彰的话让刘老汉和张氏放下了心,他们二人带着木棍去了县城,找人写了诉状,击鼓鸣冤,可当刘老汉看到新上任的曹县令的时候,大吃一惊。

因为他就是刘老汉路上遇到的那个骑马的书生,难道他侥幸活下来了?还当了县令?

曹县令见到刘老汉也是大吃一惊,连忙让师爷和衙役退下,带着刘老汉和张氏到了后堂,单独见面,询问情况。

刘老汉说完冯得彰的冤屈之后,又拿出木棍,让冯得彰和张氏一起诉说,说完之后。

刘老汉跪倒磕头说道:“曹大人,草民知罪,昨天我见你被歹人截住,我实在是没能力帮你,只好尖叫一声,独自逃脱,你是怎么逃脱的呢?”

曹县令扶起刘老汉说道:“刘老汉,莫要如此,当时的情况,你过来救我,只会罔顾性命,我怎么能怪你呢?

不过你尖叫一声,帮了我,因为两个歹人跑了一个去找你。

另外一个等他回来,所以没对我痛下毒手,等另外一个歹人回来时,暗地保护我的衙役及时赶到,救下了我,歹人被抓。

我正愁没有证据定熊县令和赵员外的罪呢,你们来得正好,我即刻派人去捉拿已经离任的他,还有谋财害命的赵员外,为冯得彰洗刷冤屈。”

原来熊县令和赵员外狼狈为奸,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曹县令一则确实是新官上任,二则带着重要的任务来的,他是奉了上面的命令来查办熊县令。

熊县令得知此事后,发现曹县令一路微服私访,单人独骑来赴任,于是他来赵员外家商量如何中途截杀,他说自己不好露面,让赵员外想办法。

曹县令中途被赵员外派的人截住,企图谋害,所幸因为刘老汉的尖叫而有所延误,曹县令安排的暗地保护的人及时赶到,救下了他。

如此一来,曹县令命人去赵员外地窖挖出了冯得彰的骸骨,赵员外谋财害命罪证确凿,不仅如此,他派人谋害曹县令也是证据确凿。

他虽然不是主谋,但是两罪并罚,赔偿张氏白银四千两,被判秋后问斩。

赵员外的儿子虽然也是县令,但是他见父亲谋财害命证据确凿。他不仅没有帮自己的父亲,还和他划清了界限,断绝了关系,都没来见赵员外最后一面,因为他怕自己受到牵连。

至于熊县令在任时的罪行,再加上企图谋杀朝廷命官,自然也是难逃一死。

冯得彰的冤屈得已洗刷,他去投胎转世之前,对刘老汉和张氏说道:“娘子,我已经去世三年,如今我要投胎转世去了,刘大哥为人勤劳善良,忠厚正直。

他至今未娶,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如今我们家中只剩下你一个人,你就跟刘大哥一起好好过吧。

另外,你说你和儿子为了来寻找之前,家中的宅子和店铺都卖了,用来替我偿还那些追讨债务的人,所幸的是我们家的旧宅子你还没卖掉。

我在屋内厨房的水缸下,我埋了白银三千五百两,以备不测,你带刘大哥回去一趟,将我的骸骨掩埋,一起去旧宅把银子挖出来,将旧宅子卖掉,加上赵员外赔偿我的银两,足够你和刘大哥一起过上好日子的了。”

张氏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刘大哥心地善良,不仅收留了自己,还帮着丈夫洗刷了冤屈,这种恩情确实无以为报,更何况她在这个世上再无别的亲人。

于是张氏和冯得彰含泪告别之后,带着刘老汉去了庐州府巢县,让冯德彰入土为安,回旧宅挖出银两,卖了旧宅,回到济南府历城县,在县城买了宅院和店铺。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刘老汉和张氏拜堂成亲,他们一起资助刘老汉表姐的儿子儿媳在县城扎根,买了宅子在刘老汉的附近,他们将刘老汉的表姐接到县城。

两家人走动频繁,互相帮助,而张氏为刘老汉生了一儿一女,陪着刘老汉一起打理店铺,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刘老汉成了刘员外,因为生活水平的改善,他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他们夫妻二人不忘行善积德,平时乐善好施,成为行善之家,幸福之家。

可能是刘老汉的善良,和他行善积德,又或者是冯得彰替他在地府替他说情,或者是刘老汉的儿女孝顺,刘老何和张氏都活到九十多岁,才无疾而终。

(故事完)

声明:本故事旨在传承民间艺术,劝人弃恶行善,弘扬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无关,谢谢阅读,欢迎点赞评论。

笔者说:

刘老汉,年过四十,被赵员外欺负,还常被人笑话说,他这一辈子会孤独终老,无人送终,忙碌一年,只得到一根木棍。

可是刘老汉孝顺父母,勤劳善良,他不仅帮助含冤而死的冯得彰,还帮了出来寻找冯得彰的张氏,并且善待毛驴,毛驴关键时刻让他脱离险境,还自己回了家。

刘老汉见到曹县令被人胁迫时,他虽然害怕,知道没办法救他,但是他故意尖叫,间接救了曹县令,最终他不仅没有孤独终老,还儿孙满堂,过上了幸福生活。

正所谓“天理昭昭,报应不爽,人善人欺天不欺。”

不过从刘老汉的经历来看,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会经历各种磨难,艰险,孝顺父母,勤劳善良,为人正直,必有福报,这才是他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您觉得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