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明朝万历年间,叛贼杨应龙造反,烧杀淫掠,不得民心。当时各路发兵征剿,杨应龙兵败而亡。战后各路军兵荣归,哪个兵士身边都有几十两银子,恨不得插翅儿飞回家里。
(一)
当时浙江义乌有一名兵士,姓蒋名仁,二十岁年纪,随主帅出征,得胜回家,不胜欢喜。
临回家时,蒋仁收拾了一下行李,金银足有几十两,心中想道:幸好攒下这些银子,回家结婚的钱是够了。但又转念想道:战场上阵亡了许多兄弟,身边都有金银,不如搜罗一些回家,慢慢享用。
蒋仁随后便返回沙场,尽力搜寻,竟得了千两金银,连忙置办了一副罗担,独自挑好回家。因为是征战将士返乡,一路上也没有什么盘查。
一天,蒋仁走到了江西新城,见天色已晚,附近又没有客栈,东西又怕被人抢,便把担子藏到了一个深草丛中,空身去寻找客栈。
走了半里路,蒋仁才发现一户人家,前去敲门,一个五十多岁的长者前来开门,蒋仁说明来意和自己的底细后,长者就把他让进屋里。
原来这位长者姓李名栋,是本地人氏,见蒋仁是返乡兵士,又颇有礼貌,便有心留宿照顾,迅速给他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饭菜。
蒋仁见李栋是个厚道之人,便说:自己有些东西藏在草中,见长者高谊,想把东西趁夜挑过来,免得晚上睡觉心里惦记。
李栋赶紧安排自己的仆人张三前去帮忙,二人立即拿了火把,按照做好的标记前去寻找。回来的时候,张三帮忙挑着担子,因为担子太重,歇了又歇,问道: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如此沉重,莫非是金银吗?
蒋仁无意隐瞒,便说:里面确实有一些,等挑到府上,我自然谢你!
张三心想:这恐怕是个强盗,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多的金银?
便随口问道:客官做什么生意?能有这么多财物?
蒋仁说:行伍出身,自己攒的!
张三又问:家里有什么亲戚?
蒋仁说:父母在堂,妻小未婚。说话间,两人已回到李宅。
李栋早已添置了酒菜,请蒋仁坐下。张三却私下扯了一把李栋,到外面说道:这人不是好人,分明是个强盗。
李栋惊问:你如何知道?
张三说:刚才挑的一担全是金银,累得我肩痛。若是放他走了,万一他事发,反倒连累我们。不如趁今晚结果了他,取了他的金银,也落得个干净。
李栋说:他夜间来投我,怎能这样害他?
张三说:此时决不能心慈手软,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况且他是杀人放火得来的,我们处置他,也是顺应天意,替天行道。
李栋本来是个好人,被张三这么一说,也顿时没了主意,问道:那怎么害他性命?
张三说:他担子上有把快刀,只要把他灌醉了,不用你费心,我便杀了他!
李栋说:阿弥陀佛,随你吧!随后便回到房内。
蒋仁见李栋半天才回来,问道:莫非是我打扰了你,有什么不方便吗?
李栋连忙解释:您是贵客,家里怕怠慢了你,本想再去添些酒菜,可我想好饭不怕晚,等到明天我再好好请你,请你不要见怪。
这时张三端来一壶热酒,一个劲儿地劝蒋仁喝,蒋仁连行几日,早已疲倦,不知不觉便喝了个大醉。张三把他扶到床上,见他鼾声如雷,一动不动。
张三随后又喝了几碗酒壮胆,然后把蒋仁用绳子捆上床上,去外面取了尖刀,照着蒋仁的尖窝就刺了下去,蒋仁梦中痛醒,可身子已被绑住,挣扎不开,又被张三又补了两刀,当场气绝。
李栋此时才敢露面,念道:阿弥陀佛,饶他也罢!
张三说:已经迟了。你去拿把锄头,待我埋了他,免得尸体暴露,被人发现。
李栋拿了灯笼,张三背了尸体,连夜到对面盘山脚下,挖了个土坑,用一条草席把蒋仁裹住埋了。
二人回家之后,打开担子一看,里面全是金银,足有两千两之多。
这一下,李栋就发达了,心想此事全靠张三张罗,况且自己年过半百也无子女,便把张三认作亲儿子,还给他娶了一个漂亮媳妇。
李栋拿了银子,购置田地,收租放债,不到三年,家里已成当地首富,自称员外,一家老小,非常快活。
(二)
有一天,李栋到外面去收租,吃完午饭往回走,正好路过一户人家,见有条板凳放在外面,李栋就想坐下休息一会儿。
此时,农家里面走出一个小娃子,约有三岁大小,见了李栋分外亲切,叫道:爹,爹!
李栋大喜道:真是奇事,看看这穷苦人家,倒生得这样的乖儿子。
正闲话间,这小娃的父亲回来了,他是乡间磨豆腐的王立,见李栋坐在门口,忙问:员外在此,有何贵干?
李栋就与他闲聊起来,问了问小娃的情况,这才知道,小娃三岁,已经生过痘子,母亲半月前又生了一个弟弟,没人看管他,便自己在这里玩耍。
李栋说道:看来已经断奶了,我今天先回,改天再来找你。说完起身要走,可那小娃一把扯住,大哭起来。
李栋把他抱起来,亲道:乖乖,我前世一定与你有缘!小娃一把搂住员外的脖子,也不哭了。
李栋对王立说道:你愿意将这孩子过继给我吗?
王立欢喜道:只怕我家小娃没那福分,小人自当愿意。
李栋随后让王立去征求妻子的意见,妻子本来难舍,但听丈夫说李栋家大业大,而且没有亲生儿女,日后财产都是自家的,这才答应。
李栋高兴,随手便取出十两银子,送给王立,说道:今天身上只带了十两银子,就当给你妻子买些点心补补,等你妻子出了月子,我再派人请你到府上一聚,另有重谢。
本来李栋还想让小娃进去辞别母亲,没想到这小子抱着李栋不撒手,李栋只好与王立道别。
李栋抱着小娃回到家中,妻子看后惊问:哪里弄得这么个清秀小娃?
李栋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大家都说这是前世的缘分,而那小娃到了李家也不哭闹,只在地上玩耍。
过了一个多月,李栋把王立夫妇请到家里,置办了酒席,请一位老秀才给小娃娶了个名字,就叫李中元,有高中状元之意。李栋把王立夫妇也安排在厢房同住。
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
一个三伏天,李栋喝了些酒,在卧榻上乘凉,没想到却睡熟了。
李中元在地上玩耍,一步步地走到床前,手中拿着一把裁纸尖刀,见员外肚皮一鼓一鼓的,便在上面摸了又摸,用刀在肚脐上抠了又抠,员外睡梦中觉得痒痒,以为是有虫子咬他,便用手在肚皮上重重的拍了一下,正好把刀拍进了肚子里,当场疼得“哎呀”一声,便滚下了床。
这一下,把李中元惊得大哭起来,众人听见后跑过来看,只见李栋躺在地上,肚脐流出血来,一只小刀的刀柄还露在外面。等众把刀取出来,李栋已经断了气。
此时家里乱作一团,一起放声大哭:不知什么人下此毒手,抓住肯定不轻饶他。
李栋妻子说:你们不要胡乱猜疑,昨夜我梦见那年的蒋仁长官,拿着一把小刀,向员外的肚子上一刺,把我惊醒了。
张三听后,心里知道李栋死得冤枉,便说:冤冤相抱,不必哭了。随后便安排棺木,把李栋葬了,张三、李中元充当孝子,自不必说。
转眼间,李中元已经十五岁,不仅书读得好,而且舞枪弄棒也有一套,人们见后无不称赞。
张三、李中元虽同为李栋的儿子,但两人的水平相差太多,人们常常取笑张三,说他不成气。张三为此怀恨在心,经常在酒醉之后,在房中大骂李中元。
一天,张三又喝醉了,在自己房中骂道:
小畜生,不记得你爹娘磨豆腐的时候,穷得一贫如洗,如今却在这里享清福,你知道这些钱财都是哪来的?要不是我当初谋得这两千两银子,你们都喝西北风去吧!若是再无礼,我把小畜生照当年杀蒋仁的手段,照心一刀,埋在盘山脚下凑作一对!看你还敢在家里嘚瑟吗?
张三妻子听后,赶紧说道:你说什么呢!小叔是个好人!你喝醉了可别乱说!岂不闻,酒中不语真君子,财物分明大丈夫。
可没想到隔墙有耳,这些话都被李中元的小弟弟听见了,回去后就告诉了父母。
王立夫妻听张三骂得古怪,便把这些话一字不落地告诉了李中元,李中元听后沉思良久,对父亲说道:你们就当什么都没听见,我自有安排。
(三)
王立回屋后,李中元心生一计,就去向李栋妻子问安,悄悄问道:
昨夜我梦见一个叫蒋仁的人,说十五年前,被哥哥张三对心一刀,将尸体埋在盘山脚下,目前未曾投胎,让孩儿为他诵经超度。他还说,如果我不依他,将祸及全家。不知道母亲知不知道此事。
李栋妻子听后,长叹一声,说道:
确有此事。这些都不是你父亲的主意,都是张三做的好事。你父亲死的前一夜,我也梦见冤魂刺了他一刀。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李中元听后,说道:母亲不用挂念,孩儿自有主张。
李中元回到书房,沉思了一会儿,心想:原来张三是个凶人,我若不防他,日后必为他所害,到时再后悔也就晚了。何况他也不是我的亲哥,我就逄替蒋仁报仇,也是一桩善举。但凭我此时的能力,恐怕只有报官,方可妥当。
李中元嘴里念叨:吴将军阴灵护我,我想替你报仇,但需帮我想个法子才能行事。本想告官,可苦无对证,谁来做原告呢?
又考虑了一会儿,面露笑容道:就打一个无头官司,先惊他一惊,出口恶气。
随后,李中元便以冤魂蒋仁的名义写了一纸诉状,将张三所行之事尽述。状纸写完,李中元看了又看,想道:倘若挖出尸体,张三的罪名就坐实了。只是无人去告,如何是好!
正在李中元犯愁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常来催粮的差人来到家里,此人也姓李,一个大字也不识,中元说道:官人,我这里有一份催粮的呈子,麻烦您给递一下。
官人痛快的说道:没问题,在下效劳便是。
第二天,知县升堂,便看到一个呈子上写着:
此状鬼使神差,该县火速下令。
查拘凶犯张三,速去查验尸骸。
限定三日听音,差人不许延误。
若是徇私枉法,速来取你性命。
知县一看,也没追问缘由,便火速派人查办。
官差到了李家,也没过多啰嗦,查明张三正身,便把他五花大绑,带到盘山脚下,当场要挖出蒋仁的尸体。
张三此时已经惊得面如土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李中元也随众人一起到盘出脚上观望。
到了盘山脚下,张三默不作声。
官差骂道:快说出蒋仁的尸体埋藏之处,省得一顿毒打,我们还要回去复命呢!
张三见躲不过,只好说道:此事与我无关,都是李栋当年做的恶事,尸体就埋在那棵大树底下。
众人听后,赶紧上去挖,没挖三尺,便露出一片草席,有一个大胆的后生,上去把草席打开,见里面有个死人,翻转过来,竟然和刚死的一样,而且那模样儿竟与李中元一样。众人皆称奇。
官差见状,说道:既然发现尸体,大家不可轻动,等我们报过知县后再行处理。然后安排几个人看守,便回到县里复命。
知县听后,说道:头一次见到这种怪事,果然是冤魂告状。便大喝一声:张三,你谋财害命,理当斩首。
张三求饶道:老爷,这事确与小人无关,都是李栋当年做下的。
知县说:这鬼魂只告你一人,并无李栋名字。死到临头,还敢抵赖,给我大刑侍候。
虽说张三是个狠人,但也架不住大刑侍候,没用几下,便全招了。随后,知县让李家好好安葬蒋仁,并将张三重责三十,押入死牢。
李中元按照知县吩咐,出了银子,好生安葬了蒋仁。
张三妻子因为丈夫被抓,无人送饭,整天哭哭啼啼,中元说道:嫂子不用担心,我方才拿了五两银子,已经派人去牢中照顾大哥。这是冤魂不散前来报仇,等事情弄明白之后,大哥可能就没事了,你放心吧!
(四)
且说盘山村有一户人家,儿子得了邪病,求医无用。后来找到山林中一位得道术士,施法后才得以治好。
李中元听说后,与家人说道:大家一起斋沐,明天我就去请这位术士回家,请他来卜问一下全家吉凶。
那位术士果然有些本事,来了之后,一阵舞弄,就如神仙附体一样,说道:
李中元听命,你前世乃浙江义乌人士,本名叫蒋仁,当年本应取了自己之银,回家孝敬父母,娶妻生子。可你一时贪念,从阵亡将士身边搜罗银两,惹了众怒,所以借张三之手杀你,以消众将士冤魂之恨。后来你又投胎王家,三岁过继给李家,只为解决前怨,李栋之死、张三入狱,皆是报应。如今,蒋仁父母已亡,但未婚妻孙氏一直未嫁,守制在家,夫妻缘分,尚未完结。可速去娶她回家,后来自有好处。
众人听后,毛骨悚然,李中元重谢术士,把他送出大门。
李夫人说道:既有姻缘,前生所定,不可迟了。现在快派人去打听明白,迎娶来家,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王立说道:这件事好办,义乌离此处不远,等我去打听明白。
十天之后,王立到了义乌,问起蒋家缘由,人们都说蒋仁阵亡,其妻不嫁,是个有名的节妇。
王立随后便问清蒋家住址,找到门上,开门迎接的是一个女子,三十岁上下年纪,长得妖娆漂亮。
王立问清底细,说明来由,只见那女子的父亲说道:半月之前,小婿托梦,与你说的一分不差。
王立说:既然如此,那请老丈和令爱一起到家里完婚,以尽半子之情。
原来,孙氏除了一位老父之外,还有一个弟弟,尚未成家。两边商量妥当之后,孙家三口便随王立回到本县。王立先回到家里报信,孙家三口在船上等着。
随后,李中元便亲自到船上迎娶孙氏,夫妇二人完成仪式,婚后幸福快活。
且说张三在牢中听说李中元成亲,而自己却在牢里受苦,心中气闷,染上牢瘟,竟病死了。张三妻子得知后,大哭一场。
事后,李中元安排自己的小舅子,跑前跑后帮助张三妻子处理后事,张三妻子感激不尽。
转眼间过了三个月,孙氏对李中元说:现如今弟弟尚未婚配,我看张三妻子寡居,年轻貌美,反正也要改嫁,不如将他二人成了夫妇,岂不是好?
李中元说:此事极妙。
随后便告知李夫人,李夫人当然乐意,便为他们选定了一个吉日。
小舅子知道后,也非常乐意,而张三妻子也对他有意,此后两人相见,经常眉目传情。
随着结婚的日子临近,没想到李夫人却病了,吃药也不管用,一家人忧心重重,竟把他们两人的婚事放下了。
小舅子见状,心中十分不快,到了吉日,本来要结婚的,可现在却独守空床,想道:要不是老夫人病了,此时我已经成亲了,可惜错过了这个好日子,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小舅子翻来覆去睡不着,便起床小解,鬼使神差的却走到张三妻子房前,从窗户一望,竟然没看见人,知道她应该是照顾李夫人去了。
小舅子此时淫火上头,心想:不可错过这个好日子,且试上一试。随后便推门而入,躲到了床后。
过了一会儿,张三妻子回房,坐在灯前呆了半响,叹了口气便上床躺下,可见也是思婚心切。
小舅子本想马上出来,但怕张三妻子喊叫,反而不美,便想等她熟睡之后再动手。
听到张三妻子睡着之后,小舅子就摸到床上,心里按纳不住,想道:早晚是我的妻子,估计她也不会声张。便壮起胆子,翻身到了张三妻子身上。
张三妻子被惊醒,问道:你是谁?
小舅子说:是我,恐怕错过了吉日,今晚特来应应日子的。
张三妻子说道:你怎么进来的,有人知道吗?
小舅子说:放心,保证没人知道。
张三妻子说:少不得是你的,干吗这么性急?
小舅子说:一日如同一年,怎么能熬得住!
两个人没说几句话,便开始大胆做事,天未亮,小舅子便回到房里。自此之后,小舅子夜夜来偷,直到李夫人病好。三个月后,两人才完婚。
此后,李中元与弟弟王泰安心读书,李中元中了举了,当了义乌知县,弟弟王泰也娶了妻子。
到任之后,李中元到蒋仁父母坟上,增树添土,待六年任满,受了封赠。此后李中元不愿为官,便辞官回乡,做了一个逍遥散人。妻子孙氏为其生下两子一女,儿女成气,夫妇皆得长寿善终。
可笑李栋空存了万贯家财,最后两手空空而死,倒是为他人做了嫁妆;张三谋财害命,也最终逃不过天理昭昭,不仅身死牢中,妻子也被人淫,这就是报应。
所以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切不可见财起意,以酒骂人,不少人往往都是因为小事栽了跟斗、翻了船!
正是:
冤家不可结,结了无休歇;
害人反自害,说人还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