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兔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嫦娥五号归来,白色小动物抢镜,按照古代的 [复制链接]

1#

提及月宫,嫦娥与月兔是最为人们熟悉的。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其中重要的探测器就以“嫦娥”命名,月球车为“玉兔”。嫦娥五号的任务是月球“取土”,今以圆满完成任务。就在回收返回舱的时候,出现了“一只小动物从返回器前跑过”。其形状像白色兔子,被大家称为“月兔接嫦娥回家”。本文要说的问题有三个:出现这个小白兔,如果在古代,古人认为会有何征兆?月兔的神话传说是怎么出现的?以及为何是玉兔捣药?

相关配图·来自网络

首先说“玉兔捣药”。在传统神话里玉兔算是一种神兽,被认为是月宫嫦娥的宠物或者化身,同时它的职责就是在月宫里负责捣药。这个药据说就是“王母娘娘的不死之药”。《淮南子》中所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汉《乐府诗》载“采取神药山之端,白兔捣成虾蟆丸”。通过这两个记载,我们可以明白,不死药是王母娘娘在神药山采取神药,由白兔捣成的产物。因此先有不死之药,嫦娥才能偷吃,所以“玉兔捣药应早于嫦娥”。因此关于月宫玉兔来历的神话就出现了。

相关图片

有传说,嫦娥偷吃王母娘娘的不死之药,触犯了天条,王母娘娘便把嫦娥变成了负责捣药的玉兔,每到月圆时,就要在月宫里捣制不死药以示惩罚。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玉兔是吴刚的儿子变得,传说炎帝的孙子伯陵私通,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阳神炎帝,炎帝便把他囚禁在月亮之中,负责砍伐桂树。他三个儿子变成蟾蜍、玉兔、蛇,陪伴着他。这个传说最为不靠谱,所引《山海经》里“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与吴刚没有任何关系,也与伐树、玉兔等无关,就是把“吴权”等同“吴刚”衍生出来的故事。

嫦娥剧照

当然,以上只是结合神话传说来讲的。而古代文化中,按照阴阳学说的观点,认为“日为阳之精,月为阴之精”,汉代天文家张衡《灵宪》一书中载“月者,阴精,积而成兽,像蛤兔焉”。这段记载说得很明白,人们在月圆之夜,观测到明亮的月亮之中存在的阴影和白光部分,像是一只兔子。这样的观点,更早的屈原在《天问》中也有提及“夜光何德,死则有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月亮为何消失又出现?而玉兔在月亮里面,有什么作用呢?。

嫦娥奔月·网络供图

除了所谓的“月影白光像兔子形状”,更深刻的因素就是“月为阴之精”,男阳,女阴。因此这和繁育有关。月亮的朔望之期约为30天,而兔子的生育周期约为一月,二者有着极其相同的周期规律。《尔雅》载“兔子,嬎fàn”;《说文解字》进一步解释“嬎,生子齊均也。謂生子多而如一也(一次生好多)”;《康熙字典》载“同娩”,在《文选》相关的注释中说“齐人谓生子曰娩”。可以说,古代对兔子的崇拜,以及拜月,实际是对多子多孙的祈求。

白兔

最后再说“白兔”在古代文化中的征兆问题。《诗识名解》曰:“兔多褐色少白者,故瑞应图以白兔为祥”,古代认为一般兔子多是褐色,很少有白色的,因此野外出现白色兔子,被认为是祥瑞。《玉策记》载“兔百岁则色白也”。在《晋中兴征祥说》书中说“白兔,仁兽也,王者尊敬耆老,则见”;《天镜》曰“人君好务贫,则白兔现”。我们可以理解为“敬老助贫的社会风气盛”。

嫦娥奔月插图·网络供图

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圆满完成“月球取土”任务,并顺利返回预定区域;表明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绕、落、回”三步走策略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嫦娥五号返回舱落地的一瞬间,似乎是兔子的白色小动物跑过。在感叹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使嫦娥玉兔的神话传说,又多了文化色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