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佳节,股市先放一边,聊下一段让我毁三观的解说:
西游记里的玉兔精只公兔子!
西游记里面有个玉兔精,变化成天竺国公主,想要骗唐僧成亲,86版的《西游记》中还专门为她创作了一首歌曲:《天竺少女》。
因为电视剧的影响,玉兔精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美貌的少女,但其实在原著里,这个玉兔精是一只公兔子,这是有明确依据的。
原著里面说玉兔精被孙悟空识破以后,解拨了衣裳、摇落了钗环首饰,跑到御花园土地庙里面取出一条短棍,急转身来跟孙悟空乱打起来。
这个时候,后宫有些妃子还把他脱下来的衣服和首饰,拿给皇后去看,说这都是公主穿的戴的,妖精精着身子与那和尚在天上争打。
注意这里明确写着:精着身子,就是玉兔精不但脱衣服,而且还脱光了。要是他真是个美貌少女,打架前脱光再打,那这画面就太美了。
明朝有个大词家叫李志,在这里写了一段批著说,天下兔子具是雌兔,只有月宫玉兔为雄,故凡间兔子向月宫一拜,便能受孕生育。
这个说法也不是他首创的,早在西晋时期,有一位大学者名叫张华,是西汉张良的16世孙。他编些了一本书叫《博物志》,里面也提到这个说法,所以在中国神话里面,月亮上的玉兔是只公兔子,这是毫无疑问的。
为什么古人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兔子这种动物,从外观很难分辨公母,在《木兰辞》里面就有这么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意思就是说,雄兔雌兔你从外表来看,是分不出来的,所以张华误认为地上没有公兔子,全是母的,只有天上那只玉兔是公的,地上的母兔子,朝着天上的公兔子拜一拜,就怀孕了。
这就又产生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玉兔精是个公兔子,但他却想跟唐僧成亲。其实兔子做这种事也是很合逻辑,因为古代中国,就是用兔子来指代某类人群的。
清朝学者袁枚有一本书叫《子不语·兔儿神》,里面讲了各种怪异乱神的事,里面有这样一句:今阴官封我为兔儿神,专司人间男悦男之事,可为我立庙招香火。
往下就不细说了,在北京话里面管某类人群也是叫兔儿爷,聊回到《西游记》中,这玉兔精的人设应该是一个浪荡少年,手拿一根短棍,打架前喜欢爆衣,身上说不定还有刺青,这个形象其实很接近水浒传里面的九纹龙史进,而且他可能还有特殊取向,这也是明清时期很多富家少年的爱好,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也是如此。
西游记塑造了玉兔神这样一个妖精,其实和明朝的社会风气有关,当然这也不是明朝开始的,先秦两汉时期已经有这样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魏国的安西王有个宠臣加伴侣,封号是龙阳君,有一次魏王和龙阳君在河上钓鱼,钓着钓着龙阳君就哭了起来,魏王问他你为什么哭呀宝贝?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龙阳君抽泣着说,我们钓鱼,钓上一尾会很高兴,可是如果再钓上来更大的,那么前一尾就被嫌弃了。
然后长叹一声说,我现在又何尝不是这样,大王宠我,所有人也得尊重和巴结我,可是一旦其他美人见到我如此得宠,也会来争宠,肯定会有比我好看的人出现,等到那个时候,我和这些遗弃的小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说完,继续嘤嘤哭起来。魏王一听,原来担心这个事,这好办。于是直接下令说,从今以后有谁胆敢在寡人面前提美人这个词,诛他全家。
一副妥妥的霸道总裁范,所以,后世才有了龙阳之好这个词。
总结:玉兔精其实是个公兔子,还是个有特殊取向的公兔子....